日前,第四届中国西部化工“5+N”绿色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论坛聚焦西部磷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协同不足、国际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汇聚云、贵、川、渝、桂5省(市)、区化工协会及企业家、专家,围绕跨行业创新融合、企业“集群出海”,共商西部磷化工产业发展大计。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李英翔表示,当前云南省磷化工产业呈现出从传统资源型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的发展态势,但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磷矿经过多年开采需浮选后才能使用,增加了成本;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多集中在上游的原料端,中下游的精深加工端发展不足;三是精细磷化工主要产品品种少、产量低。
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指出,跨行业融合创新是云南磷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云南磷化工企业要发展磷酰氯、亚磷酸三乙酯等医药中间体,用于抗病毒药物合成;扩大牙膏级磷酸二氢钙生产,打造高端口腔护理产品链。通过跨行业融合,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价值提升。
广西石油化工企业协会会长钟鑫建议,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中西部开发、经贸往来和产业统筹联动,促进西部“5+N”省区市协同发展。首先,可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的贯通,将云南绿氢优势辐射周边省份用于生产化工原料;其次,构建“磷矿—磷酸铁锂—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再次,打造构建化肥农药、西南各省“飞地经济”和西南各省、东南亚双市场模式。此外,还要利用丰富的非粮生物资源,西部各省联合开发生物基化学品。
庞广廉认为,区域协同“集群出海”将是未来西部化工企业发展方向。为整合区域优势,云南可联合贵州的资源优势、湖北的技术优势、广西的物流优势,形成磷化工出海联盟。通过联盟统一谈判、集中采购,降低国际化成本与风险。
庞广廉指出,在发展磷化工产业方面,云南可推行“投资+基建”项目包模式,将磷化工投资与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捆绑,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云南磷化工企业可利用中老铁路通道优势,深耕东南亚市场,建立散装掺混肥加工厂,实现“产地销”。同时开拓新市场,与摩洛哥、沙特等资源国开展技术合作,输出磷矿选矿与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扩大云南磷化工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中国西部化工“5+N”论坛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5省市化工行业协会(学会)发起、组织的区域性行业会议。本次论坛由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