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农药创制的技术突破与标准规范的全球协同,不仅关乎产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坚守着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底线。目前,我国农药创制已进入从“跟跑”向“领跑”跨越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有哪些?如何抢抓“十五五”新机遇?11月3—4日,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农药创制新技术会议暨ISO/TC 81年会”在沈阳开幕。与会专家就农药创新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重点方向发表了真知灼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利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一级巡视员付文飙、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李文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农药创新聚焦几大方向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介绍了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宋宝安表示,创制绿色农药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原创性靶标与创制绿色农药是建设农业科技强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近二十年来,我国加大了绿色农药创制的投入,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的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创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新品种。国内绿色农药登记朝着低毒、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生物农药在绿色农药登记中占主导。
宋宝安介绍了纳米农药和RNA农药创新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下一步绿色农药创新的重点方向:一是智能驱动导向生物农药发现;二是智能驱动原创分子骨架发现;三是比较基因组学的原创性靶标发现;四是防控重大病、虫、草害的绿色农药创制;五是RNA生物农药创制及产业化;六是残留效应与环境生态风险评估。
《农药》杂志主编、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刘长令分析了中国新农药创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刘长令指出,新农药创制的目标是满足作物保护市场的需求,提质增效,高产稳产,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可持续发展。新农药创制的重点领域包含:(1)以重要病、虫、草害尤其是易产生抗性的病、虫、草害为靶标研发新农药品种(抗性治理、更安全、更高效);(2)非直接食用作物转基因或者基因编辑种子的研发;(3)在除草剂方面,重点进行直接食用作物如小麦、水稻等杂草尤其是抗性杂草治理的研发;(4)效果好、用量低、灭生性除草剂的研发。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首席研究员、教授唐雪明介绍了全球RNA农药的产业化进程及发展前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杀虫剂化学带头人André Jeanguenat分享了环氟菌胺产品的开发。沈阳化工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张立新介绍了新农药创制导向的有机合成方法。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美国富美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新农药创制领域的研究成果。
“十五五”农药行业应抢抓新机遇
10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将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纳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为绿色农药创制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期间农药产能扩张较为突出,存在“以量换效”、“内卷式”竞争、增产增销不增利的现象,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行业如何抢抓新机遇?与会专家进行了分享。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宗伏霖围绕农药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农药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以及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任务进行了阐述。宗伏霖指出,“十五五”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农药产业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同时,还面临社会高度关注、国际竞争加剧、管理体系需要不断完善等多重压力。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引领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为农药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分享了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798家,有13家企业进入全球农药行业20强;农药总产量230.1万吨(折百),出口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参与全球从中间体-原药-制剂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2024年农药出口数量达到历史最高,为205万吨,比2023年增长近50万吨,同比增长32%。
2025年1—8月原药累计产量在8000吨以上的农药品种共计38个:包含除草剂18个、杀虫剂9个、杀菌剂1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1个;产量合计129.34万吨,同比增加10.10%,占1—8月全国原药累计总产量的76.41%。
李钟华指出农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同质化竞争,企业散、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升级动力不足;乱用滥用农药,加大剂量、增加次数、小宗作物无药可用;市场监管弱,借证套证、非法添加隐形成分、无证生产现象屡禁不止。为促进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出了“正风治卷”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有:严禁在产品中添加或以助剂名义销售隐性成分或未登记的活性成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严禁销售或采购非法母药加工制剂;抵制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行为。面向“十五五”,农药行业将从产业布局、产品优化、经营使用和监管等方面,多维度推进构建现代农药产业体系。
ISO/TC81是全球农药命名领域的最高技术权威机构,秘书处正式落户中国,并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承担具体工作。沈阳化工研究院成立于1949年,是我国在农药、染料、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最重要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之一,在农药领域拥有从研发、分析、安全评价到标准制定的全链条技术能力,并主导制定了我国首个创制农药的FAO国际标准。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为履行秘书处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ISO/TC81秘书处落户中国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大会邀请了ISO/TC 81前主席、英国BSI农药标准专家Alan Wood以线上形式分享了ISO/TC81、 ISO 1750和ISO 765的历史。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农业官员、病虫害防治和农药管理部门负责人顾宝根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药管理与标准的现状与动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