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生产(SRJET)技术成功许可道达尔能源(Total Energies)与中国石化的合资项目,实现首次国际许可,标志着中国石化可持续燃料领域绿色低碳核心技术走向世界,将为全球航空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是全球航空业减排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将我国目前每年消费的3000万吨航煤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超过3000万辆轿车停开一年。
2011年前,国内尚无商业化生物航煤产品及适航体系。石科院与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等单位密切合作,先后完成原料筛选、技术路线设计和工艺条件优化、催化剂配方定型、工业放大等研究工作。“我们构建起‘两段三区’分子重构反应体系,通过碳碳双键加氢饱和、加氢脱氧、碳链异构的加氢反应分区调控。同时,创制了高稳定选择性脱氧催化剂和高选择性链烷烃异构催化剂,研发出系列配套催化剂,形成突破性的中国石化SRJET技术。”石科院副院长王辉国说。
据王辉国介绍,该技术可利用俗称“地沟油”的餐饮废油和棕榈油、蓖麻油、棉籽油等多种动植物油脂作为原料,生产高质量航空煤油,产品质量及工艺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技术水平。
近年来,中国石化SRJET技术成功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商业飞行、从客运到货运、从国内到国际航线的“三连跳”,推动我国生物航煤从规模化生产迈向商业化应用新阶段。2011年9月,镇海炼化采用SRJET技术首次产出合格生物航煤产品,命名为“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2014年2月,中国石化获民航局颁发的我国首张生物航煤适航许可证。2015年3月,加注1号生物航煤的海航HU7604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后平稳降落北京国际机场,标志着生物航煤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2017年12月,1号生物航煤实现首次跨洋商业载客飞行。2022年12月,1号生物航煤完成首次货运国际飞行。2024年6月,1号生物航煤加注国产大飞机C919并成功试飞,填补国产生物航煤在国产机型加注的空白。
下一步,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开展生物航煤技术升级迭代,为国内及全球民航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