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化学》上发表了研究文章,在线报道了课题组非张力饱和环胺的多样化环扩张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多样性导向合成(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DOS)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简单的起始原料构建出复杂且多样化的有机化合物,这一理念在合成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饱和环胺是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广泛存在的结构基元。围绕含氮杂环的多样性合成,开发新型的方法学一直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与传统的从头合成含氮杂环方法相比,直接利用现存数量庞大的饱和含氮杂环分子库,通过骨架编辑快速生成具有不同环尺寸的多样化类似物,可以显著提升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效率。近年来,基于饱和环胺的α-官能化、远端直接官能化反应已被广泛报道,但对其直接骨架编辑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近期一些研究报道了饱和环胺的开环、氮原子消除、缩环反应等,这些转化的目标产物通常不再包含氮杂环结构。因此,将饱和环胺转化为扩环后的含氮杂环,同时保持其原有功能性,依然是一项长期存在的挑战。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高张力的氮杂环丙烷或氮杂环丁烷进行环加成反应。而现有的分子间扩环方法则主要针对非饱和碳-碳键或碳-杂原子键,例如经典的Baeyer-Villiger氧化、Beckmann重排、Buchner反应、卡宾或卡拜插入等。然而,将易获得的五元或六元饱和环胺直接扩环为结构多样化的类似物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近日,陈宜峰课题组开发了将甘氨酸衍生物作为两个碳合成子直接插入五元或六元饱和环胺的方法,利用借氢策略,实现了串联钌催化C-C键形成、逆-氮杂迈克尔加成和内酰胺化过程,构建出七元内酰胺类衍生物,实现了形式上的[5+2]反应。进一步对产物进行衍生化,可以在脂肪环上模块化插入碳一或碳二单元,最终将一个氮杂环转化为多达五种不同的氮杂环。该技术为现有候选药物的多样化合成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