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98家央企,注册资本100亿元。公司成立后还将拓展报废机动车、家电及电子产品等相关耐用消费品和退役风电、光伏产品的回收业务。
集团股东成员包括中国石化、中国宝武、中国五矿、华润集团、中铝集团等多家中央企业。从股权结构看,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
新百亿央企的领导班子
刘宇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建春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韩辉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陈运龙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王伟东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人选;提名严鸽群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文峰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中国资环集团董事长刘宇介绍,公司成立后,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将企业打造成为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悉,中石化在新央企主要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而其近期的项目布局也显示出了该企业对“可持续”材料的青睐。
2024年初,中石化通过其石科院承担了“高端聚酰胺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聚焦尼龙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从生物基原料氨基酸出发,生产高端聚酰胺聚合单体,助力中石化聚酰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中石化启动“生物基单体与材料关键技术开发”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诸多中石化下属公司和企业参与,针对非粮原料供应不足、关键单体产业化技术亟待突破、产业支撑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旨在突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卡点”,逐步实现重点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为中国石化争当国家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链链长提供技术支撑。
中石化的另一大方向
其实,结合此前中石化在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动态来看,除了“可循环”的绿色材料外,应用于新能源的关键材料会是其未来投资布局的另一大方向。
近日,中国石化资本完成对中科深蓝汇泽新能源(常州)有限责任公司的Pre-A轮投资。据悉,中科深蓝汇泽是一家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研发商,主要研发、生产下一代固态锂离子电池。未来,双方将各自发挥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产业合作,携手推动高性能固态电池产品的应用推广和商业化进程,引领固态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石化资本披露的信息,从今年开始,该机构陆续投资了一批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包括1-3月份3次出手(新材料相关),分别是:
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工业重防腐新材料供应商——上海海隆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领先企业——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re-IPO轮投资;
专业从事电子级特种气体、湿电子化学品、水处理药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输的专精特新企业——西安吉利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打破“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致力成为电子行业战略新材料领导者。
中石化的新材料布局之道
2018年7月,中国石化资本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共同出资设立,注册及实缴资本100亿元。
根据其发展定位,是集团公司开展新兴产业投资和基金业务的平台,围绕集团“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其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中石化资本以直投与基金双轮驱动的方式,先后投资了海正生材(国内PLA龙头企业)、埃力生(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气凝胶材料生产商)、先导薄膜公司(光伏、半导体薄膜材料生产商)、百佳年代(光伏胶膜)、瑞丰新材等多家新材料公司。
总的来看,在新材料领域,中石化资本通过合作引进等多种手段,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新材料、新应用,引领化工业务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